(2021年2/24)琅琊閣在最近2/19有一篇作者名「增上班讀經人」,引用一些經論認為大乘見道在初地,提出《佛地經論》說:「地前菩薩亦未能證,未見真如.....」的看法。其實他們有斷句錯誤與誤解的部分。因此本篇就來稍微討論一下!

首先大部分會認為大乘見道在初地的人,都是看了這個經文,因此這樣認為。如《解深密經》卷3〈分別瑜伽品 6〉:「彼既多住如是行故,於時時間,從其一切繫蓋散動,善修治心。從是已後,於七真如,有七各別自內所證通達智生,名為見道。由得此故,名入菩薩正性離生,生如來家,證得初地」(CBETA, T16, no. 676, p. 702, b1-5)

那細節 平實導師以前在書中譬如《涅槃》,提過見道分為真見道、相見道、然後通達之後才入地。因此《解深密經》這段經文的見道是對於七真如,自內所證「通達」智生,名為見道(通達位)。

平實導師在書中與講經時也常常教導,大意是說:

七真如的現觀,一定要先經過親證第八識而現觀真如以後,方能觀察;這七真如是別相智,初真見道的證真如只能緣於總相智,《成唯識論》卷6中說得很清楚:「以真見道總緣諦故。」《成唯識論》卷9也說:「有義此三是相見道,以真見道不別緣故。」證明真見道的初見諦,只緣於真如的總相,其他悟後的修行都屬於相見道位應修的功德,不該摒除相見道的修行,單想一悟即入地。
真見道只緣於真如的總相,不緣於真如的別相,所以證真如而得真見道之後,還需轉入相見道位中深觀七真如,才能入地。
所以《成唯識論》卷9說:「
在加行位能漸伏除所取能取引發真見,在通達位如實通達。」是要在真見道位引發真見道的智慧以後,繼續修行到通達位才能如實通達,如果不是真見之後要繼續修行才能到通達位,何須在真見道後又講相見道中有兩種應修?

我們用世間人常說富裕人士這個定義來譬喻,通常除了自住房屋之外,還擁有一百萬美元的有錢人就稱為富裕人士(百萬富翁)!但也有是超過三百萬美元的那種「更富裕的人士」,乃至「超級富裕人士」必須超過三千萬美元、甚至上億美元的資產!

那見道這名詞也是如此,有真見道只有證得根本無分別智,相見道是證得後得無分別智,見道通達位是以圓滿真見道及相見道的初地!那就譬如世間富豪中的超級富裕人士那樣擁有超過三千萬美元或上億美元的資產,是超過百萬富翁非常多的!

所以《成唯識論》卷9說:「前真見道證唯識性,後相見道證唯識相。……前真見道根本智攝,後相見道後得智攝。」由此可知真見道後只能得到根本無分別智,必須在相見道位繼續觀修七真如,才能證得後得無分別智。然而七真如只是列舉七大類,深細的部分都得要很深細去觀察,所以 世尊為諸阿羅漢講解七真如時,講了二十九年。阿羅漢在 世尊親自攝受講解下,尚且需要二十九年方得入地,凡夫初見道便想入地,也算是異想天開。後得無分別智都還未得,三賢位尚未過完,就想入地,都是妄想。
《成唯識論》卷9又說:「此真見道攝彼第四現觀少分,此相見道攝彼第四第五少分。」是說真見道只是第四現觀「現觀智諦現觀」中的少分,還不具足;得要完成相見道而具足發起後得無分別智時,方能把欠缺不足的「現觀智諦現觀」補足,並且得到第五「現觀邊智諦現觀」。如此便已證明所證不同,怎能一悟、一證真如便得入地?

真見道只有在第七住位,是《菩薩瓔珞本業經》中說的般若正觀現在前!重要的是這部經是律部的經

《菩薩瓔珞本業經》卷1〈賢聖學觀品 3〉:「諸善男子!若一劫二劫乃至十劫修行十信得入十住,是人爾時從初一住至第六住中,若修第六般若波羅蜜正觀現在前,復值諸佛、菩薩、知識所護故,出到第七住常住不退。自此七住以前名為退分。
「佛子!若不退者,入第六般若修行,於空,無『我、人、主』者,畢竟無生,必入定位。佛子!若不值善知識者,若一劫二劫乃至十劫退菩提心,如我初會眾中有八萬人退。如淨目天子、法才王子、舍利弗等欲入第七住,其中值惡因緣故,退入凡夫不善惡中,不名習種性人,退入外道;若一劫若十劫乃至千劫,作大邪見及五逆,無惡不造。是為退相
。」(CBETA, T24, no. 1485, p. 1014, b29-c13)

而真見道之後要修到初地,要從第七住位修二十三個心,也就是一大阿僧祇劫中的三十分之二十三;這就譬如擁有百萬美元的富翁,雖名富翁,但要賺到三千萬美元或上億美元,還是很遙遠的距離!

同樣都稱為「富裕人士」,但財產還是差很多的!這就跟同樣都證得無生忍的證悟菩薩,第七住位到初地的無生法忍距離是很遙遠的!

琅琊閣提出《佛地經論》說:「地前菩薩亦未能證,未見真如....」的看法。引用自 玄奘菩薩翻譯的《佛地經論》卷6:「論曰:
為顯示得大乘無生法忍菩薩,或住功用有加行道菩薩,未有受用和合一味事智,故復問言:「何等菩薩受用和合一味事智?」證得無生法忍菩薩,謂從初地已上菩薩,證得二空所顯真如,觀一切法遍計所執本性無生亦無有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受用和合一味事智。非如二乘見道現觀,但證生空所顯真如,未證法空所顯真理,未能現觀諸法平等受用和合一味事智。地前菩薩亦未能證,未見真如,和合一味平等性智未現行故
。」(CBETA, T26, no. 1530, p. 321, b15-24)

這段論文看起來似乎是說未入地的菩薩不能證,或是還沒有見到真如,但其實整句話應該是「未見真如和合一味平等性智未現行故」。這是說,在真見道位「以真見道不別緣故」,只緣於真如的總相,那時還不會生起平等性智;要真見道之後開始「別緣」他人時,才會生起平等性智,也還只是第八住位中的事。此時第十住位的如幻觀、第十行位的陽焰觀、第十迴向位的如夢觀都仍未得,就想要發起初地才有的「真如和合一味事智」,就顯得太天真了。因此 導師常開示說如果有文字障又沒有道種智的人,一定讀不懂論中的文字,所以斷句錯誤及解釋錯誤,本是平常事,不值得奇怪
也就是說還沒入地的菩薩,還沒有將事相與真如合觀到真正「和合一味」,也就還沒具足入地所必須的真正的平等!因此才會有的證悟菩薩悟後還會有貪瞋而指責別人,因為離初地還很遙遠,聖性還沒有發起!初地菩薩就已經斷了煩惱障的現行,有阿羅漢的解脫果,已有聖性,也有道種智,也會非常慈悲!如《成唯識論》卷7中說:「
有從初地即能永伏一切煩惱如阿羅漢。」(CBETA, T31, no. 1585, p. 38, a19-20)

禪宗祖師大部分都是未入地的菩薩,但都已經開悟明心了,因此琅琊閣若說第七住位的「般若正觀現在前」還不是證悟,那禪宗祖師悟的是什麼呢?這樣明顯說不過去!因為禪宗祖師確實都證悟,也是大多數人都沒有入初地。

琅琊閣也提出《金剛仙論》卷7中說:【「此義云何?若起如是心」等一段長行論,先舉偈為問,後以經答也。此示何義?將作偈釋經故。問「此經云通達無我無我法者,示何等義也?」所以偈答云「眾生及菩薩」等,此第二偈。「眾生及菩薩」,「眾生」者,凡夫菩薩也。「及菩薩」者,謂初地以上菩薩也。「知諸法無我」者,明此二種菩薩得三空二無我解也。此明地前菩薩髣髴解二無我,登地以上現見二無我也。故下半偈云「非聖自智信,及聖以有智」。「非聖」者,明地前菩薩未現得真如無我解,故名非聖,非不得相似之解,聞中生決定信故,言自智信也。「及聖以有智」者,明初地以上菩薩現會三空二無我理故名為聖。何故名聖?以有真如無漏智故,言及聖以有智也。」】(CBETA, T25, no. 1512, p. 851, c14-28)

《金剛仙論》中寫地前菩薩彷彿(髣髴)解二無我,而入地菩薩才現見二無我。

在《大乘本生心地觀經》中,佛陀為大眾說法,會中八萬四千眾生中有人得「金剛忍辱三昧,悟無生忍柔順忍或證初地得不起忍註1,由此可知悟無生忍者還沒到達初地,無生忍只是人無我,在真見道位中,例如《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1〈一切佛語心品〉:「云何人無我?謂離我我所、陰、界、入聚。無知業愛生,眼色等攝受計著生識,一切諸根自心現器身藏,自妄想相施設顯示。如河流,如種子,如燈,如風,如雲,剎那展轉壞。躁動如猨猴,樂不淨處如飛蠅,無厭足如風火,無始虛偽習氣因如汲水輪。生死趣有輪,種種身色,幻術神呪,機發像起。善彼相知,是名人無我智。」至於柔順忍則是仍沒有見道,只是聽聞之後心中接受能忍而得柔順,未入真見道位。若是無生法忍,是一切法無我,更為深細!必須具足人我空及法我空的智慧,因此菩薩入初地時是得無生法忍。

註1《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2〈報恩品 2〉:「爾時,會中八萬四千眾生,發菩提心得堅固信,及此三昧海會大眾,悉得金剛忍辱三昧,悟無生忍及柔順忍,或證初地得不起忍,無量眾生發菩提心住不退位。」(CBETA, T03, no. 159, p. 300, c18-21)

關於初地得無生法忍這個我們在前幾篇有談到過!前面《佛地經論》也提到「證得無生法忍菩薩,謂從初地已上菩薩」:

平實導師的慈悲(二十三):地上菩薩、乘願再來,攝受眾生
https://shamuschang.pixnet.net/blog/post/230326355

平實導師的慈悲(二十四):說明成佛時是依第四禪圓滿佛地的無生法忍
https://shamuschang.pixnet.net/blog/post/230331047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3〈報恩品 2〉:「我昇三十三天宮,三月為母說真法,令母聽聞歸正道,悟無生忍常不退。」(CBETA, T03, no. 159, p. 302, a28-b1)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416〈修治地品 18〉:「云何菩薩摩訶薩應圓滿無生忍智?善現!若菩薩摩訶薩忍一切法無生、無滅、無所造作,及知名色畢竟不生,是為菩薩摩訶薩應圓滿無生忍智。」(CBETA, T07, no. 220, p. 87, b1-4)

能忍於「一切法無生、無滅、無所造作,及知名色畢竟不生」,是大乘的無生忍,不是二乘的無生忍,依真如智慧而起故。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447〈真如品 52〉:「當說如是真如相時,二百苾芻諸漏永盡,心得解脫,成阿羅漢。復有五百苾芻尼眾遠塵離垢,於諸法中生淨法眼,五千菩薩生天人中得無生忍,六千菩薩諸漏永盡,心得解脫,成阿羅漢。」(CBETA, T07, no. 220, p. 255, c4-8)

無生忍再回頭過來說就等於前面說的般若正觀現前,《菩薩瓔珞本業經》:「是人爾時從初一住至第六住中,若修第六般若波羅蜜正觀現在前,復值諸佛、菩薩、知識所護故,出到第七住常住不退

那《佛地經論》說的「地前菩薩亦未能證,未見真如和合一味,平等性智未現行故」,千萬別錯誤斷句,否則不但誤了自己,也會誤了眾生的法身慧命。就是說有的地前菩薩只是已證無生忍,也就是證了第七住的「般若正觀現在前」,但還未證初地的無生法忍。因為「般若正觀現在前」就是真見道而已,只緣於真如的總相,還沒有將七大類事相中的各種真如和合觀行,尚未成就真如與事相和合一味之前,初地的下品平等性智尚未具足,不能使初地的平等性智現前。必須全部的相見道位也完成了,到「見道通達」位時,七大類事相中的真如才能與七大類事相和合一味,才能入初地。

 《佛說佛地經》卷1:【妙生菩薩復白佛言:「何等菩薩受用和合一味事智?」
佛告妙生:「證得無生法忍菩薩,由彼菩薩無生法中,得忍解時對治二想,由遣自他二種想故,得平等心。從此已上,彼諸菩薩自他異想不復現前,受用和合一味事智。」
妙生菩薩復白佛言:「唯願如來廣說譬喻,令諸菩薩悟甚深義,隨所化緣廣宣流布,令諸眾生聞已疾悟無生法忍。」
佛告妙生:「譬如三十三天未入雜林,終不能於若事若受無我我所和合受用,若入雜林即無分別隨意受用。由此雜林有如是德,能令諸天入此林者,天諸果報若事若受,無所思惟和合受用。如是菩薩若未證得無生法忍,終不能得平等之心平等之捨,乃與一切聲聞獨覺無有差別,有二想故,彼不能住受用和合一味事智若已證得無生法忍,遣二想故得平等心,遂與聲聞獨覺差別,由平等心而能住捨,受用和合一味事智
」】(CBETA, T16, no. 680, p. 722, c29-p. 723, b10)

這段《佛說佛地經》中說:「證得無生法忍菩薩,由彼菩薩無生法中,得忍解時對治二想,由遣自他二種想故,得平等心。從此已上,彼諸菩薩自他異想不復現前,受用和合一味事智。

也就是說初地以上證得無生法忍的菩薩,他們在菩薩無生法(般若正觀現前)的真見道當中,心不滿足,進一步能夠得忍解來對治二想!遣自他二想來得平等心,這是從真見道轉入相見道而緣於他人,才能「遣自他二種想」,因此能夠生起具足的平等心,才能「受用和合一味事智」。由此可知這個「受用和合一味事智」並必定是初地時的無生法忍,不是真見道位「不別緣故」只緣真如總相時所能證得的。
見道有分為真見道與相見道,必須連同相見道的全部內容都通達了才能入初地。真見道就是第七住位的般若正觀現前,也就是根本無分別智,所緣只是真如總相智,「不別緣故」;相見道還有許多要修的後得無分別智,譬如非安立諦三品心:「
一內遣有情假緣智能除軟品分別隨眠。二內遣諸法假緣智能除中品分別隨眠。三遍遣一切有情諸法假緣智能除一切分別隨眠。」都是別緣他人及一切有情的真如行相,才能生起這三種智慧;不但如此,還要加以遣除而會歸真如,成為「智與真如平等平等」而歸於「無所得」,真見道對這些內容是全然無知的,不可能一悟就入地。

以上這些內容在 平實導師書中與 玄奘菩薩的《成唯識論》中都有, 平實導師將來也會宣講《成唯識論》並且出書,請大家拭目以待!
 

相關閱讀:

平實導師的慈悲(二十四):說明成佛時是依第四禪圓滿佛地的無生法忍
https://shamuschang.pixnet.net/blog/post/230331047

平實導師的慈悲(二十三):地上菩薩、乘願再來,攝受眾生
https://shamuschang.pixnet.net/blog/post/230326355

平實導師的慈悲(二十二):永遠原諒犯錯的弟子
https://shamuschang.pixnet.net/blog/post/230231135

平實導師的慈悲(二十一):教導弟子每天供佛修集福德
https://shamuschang.pixnet.net/blog/post/230023516

平實導師的慈悲(二十):度人證悟實證本心,救護退轉者
https://shamuschang.pixnet.net/blog/post/230002943

平實導師的慈悲(十九):為眾生證明第八識是常住法
https://shamuschang.pixnet.net/blog/post/229995711

平實導師的慈悲(十八):說明「滅相不滅」中還有第八識真如
https://shamuschang.pixnet.net/blog/post/229981129

平實導師的慈悲(十七):讓佛法回歸實修
https://shamuschang.pixnet.net/blog/post/229970195

平實導師的慈悲(十六):教導學人憶佛念佛
https://shamuschang.pixnet.net/blog/post/229955340

平實導師的慈悲(十五):降伏諸魔、救護佛子向正道
https://shamuschang.pixnet.net/blog/post/229939809

平實導師的慈悲(十四):多情無欲無悔的大菩薩
https://shamuschang.pixnet.net/blog/post/229920441

平實導師的慈悲(十三):「溫良恭儉讓」的師父
https://shamuschang.pixnet.net/blog/post/229902285

平實導師的慈悲(十二):為眾生確立佛法以第八識如來藏為根本
https://shamuschang.pixnet.net/blog/post/229888394

平實導師的慈悲(十一):教導真正的孝順─救護父母回歸正法
https://shamuschang.pixnet.net/blog/post/229868744

平實導師的慈悲(十):教導證悟弟子如何現觀第八識如來藏
https://shamuschang.pixnet.net/blog/post/229872674

平實導師的慈悲(九):總是希望菩薩們一家人能夠團聚
https://shamuschang.pixnet.net/blog/post/229863047

正覺同修會與 蕭平實導師的好(八):搶救退轉者,一個也不放過。
https://shamuschang.pixnet.net/blog/post/229859603

正覺同修會與 蕭平實導師的好(七):無我無私為了眾生
https://shamuschang.pixnet.net/blog/post/229845464

蕭平實導師的好(六):幫助弟子福德增上、未來世有錢又有閒
https://shamuschang.pixnet.net/blog/post/229823837

正覺同修會與 蕭平實導師的好(五):永遠護念著遠方與往世的所有同修們
https://shamuschang.pixnet.net/blog/post/229805417

正覺同修會與 蕭平實導師的好(四):開闢各種福田,平等照顧每一個弟子的道業
https://shamuschang.pixnet.net/blog/post/229805297

正覺同修會與 蕭平實導師的好(三):不收供養又做大布施,免費把佛法送給大家
https://shamuschang.pixnet.net/blog/post/229799327

正覺同修會與 蕭平實導師的好(二):不論被怎麼樣誹謗,都不會生氣
https://shamuschang.pixnet.net/blog/post/229791941

正覺同修會與 蕭平實導師的好(一):菩薩於諸有情,悲心俱行顧戀不捨 
https://shamuschang.pixnet.net/blog/post/229780682 

佛典故事:祇樹給孤獨園,須達起精舍、天宮已成就。
https://shamuschang.pixnet.net/blog/post/221697903 

我所認識的平實導師:
http://shamuschang.pixnet.net/blog/post/27686089

〈菩薩的教育─聽平實導師講《妙法蓮華經》〉

http://shamuschang.pixnet.net/blog/post/29756146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hamus Chang 的頭像
    Shamus Chang

    佛法長興:快樂人生

    Shamus 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