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白話故事引用自https://www.ctworld.org.tw/sutra_stories/story1001-1200/story1032.htm

佛陀涅槃後的五百年,有位阿羅漢從迦濕彌羅國,來到犍陀羅國婆羅城,看見一位梵志正在捶打教訓一名孩童,就上前問為什麼要打罵這孩兒?梵志回答:「我教他勤奮學習聲明,將來可以出人頭地,他卻不肯好好用功。」阿羅漢不禁莞爾,梵志問道:「出家沙門以慈悲為懷,悲愍哀憐萬物,您現在微笑,一定是有因緣,希望您為我解說。」

阿羅漢說:「你可曾聽說過波爾尼仙人,刪定繁瑣的婆羅門教典——四吠陀,究極古今,制定成《聲明論》,盛行垂範於後世嗎?」梵志回答:「聽說過。」阿羅漢說:「你的兒子就是那位波爾尼仙人。因為勤勉學習、博聞強識世間的典籍,只會高談異論,並未深入窮究真理,所以白費了聰明才智,而生死流轉不息。」

阿羅漢接著說:「過去,在南海的岸邊有一棵枯樹,有五百隻蝙蝠住在樹洞裡。一天,來了一個商隊停留於樹下,當時天氣很冷,每個人都又冷又餓,於是大家就找了一些木柴,在樹下生火取暖,燃燒的煙和火焰愈來愈旺盛,竟然把枯樹也燃著。此時,商隊中有一位商人正誦讀著阿毘達磨藏,樹上五百隻蝙蝠雖被濃煙烈火所困,但因為愛好法音,捨不得離去,結果都被燒死。

五百隻蝙蝠命終後隨此善業,都轉生獲得人身,出家修行,由於曾經聽聞法音的功德,個個聰明利智,並且證得阿羅漢果。後來,迦膩色迦王與脇尊者招集了五百位阿羅漢,在迦濕彌羅國集結《大毗婆沙論》。這五百位阿羅漢的前身,就是在枯樹之中,樂聽法音而被燒死的那五百隻蝙蝠。

我雖然不賢,但也是五百阿羅漢其中的一位。所以,博聞強識外道典籍與學習究竟的佛法真理,兩者其中的優劣、好壞、高低實在懸殊太大了。你這麼愛兒子,不妨就讓他出家,因為出家修行功德之大,實在無法詳述
。」阿羅漢說完後,就示現神通,隨即離去不見。梵志深感驚歎,於是讓兒子出家修行。

                                                    

典故摘自《釋門自鏡錄.卷一.俗學無裨錄六》

省思


波爾尼仙人雖然博聞強識,能刪定繁瑣的外道典籍,制定《聲明論》鉅著行世,然而,死後投胎為一稚童,卻不肯勤習生前之著作;反觀五百隻蝙蝠卻因聽聞正法,得以轉人身,出家證果。所以佛法是人生最究竟的真理,能濟拔眾生出離三界、生死輪迴。所謂:「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行者當聽聞正法,依法精進修行,並發大願心,弘揚佛法,普令眾生聽經聞法,同霑法益,共證菩提!

以上引用自https://www.ctworld.org.tw/sutra_stories/story1001-1200/story1032.htm

=============================================================================================

原典出處:

《釋門自鏡錄》卷1:「昔如來去世垂五百年。有阿羅漢。自迦濕彌羅國。至健駄羅國婆羅邑。見一梵志捶訓童稚。問何苦此兒。梵志曰。令學聲明業不時進。羅漢[這-言+(占@口)]爾而笑。梵志曰。沙門者慈悲為情愍傷物類。仁今所笑願聞其說。羅漢曰。汝頗甞聞波爾尼製聲明論垂訓於世乎。曰具聞之。羅漢曰。汝子即是彼仙。猶以強學翫習世典。唯談異論不究真理。神智唐捐流轉未息。昔南海之濱有一枯樹。五百蝙蝠於中穴居。時有商侶止於樹下。既屬風寒。人皆飢凍。聚𧂐樵薪蘊火其下。煙焰漸熾枯樹自然。時商侶中有一賈客。夜分已後誦阿毘達磨藏。彼請蝙蝠雖為火困。愛好法音忍而不去。於是命終隨業受生俱得人身。捨家修學乘聞法音聰明利智並證聖果。迦尼色迦王與脇尊者。招集五百賢聖。於迦濕彌羅國作毘婆沙論。斯並枯樹之中五百蝙蝠也。余雖不肖是其一數。斯則優劣良異飛伏懸殊。仁今愛子可放出家。功德之大不能詳述。時阿羅漢說此語已。示神通事因忽不見。梵志深生驚異。遂放子出家也。」(CBETA, T51, no. 2083, p. 809, b8-28)

 

《大唐西域記》卷2:「婆羅覩邏邑中有窣堵波,羅漢化波爾尼仙後進之處。如來去世,垂五百年,有大阿羅漢自迦濕彌羅國遊化至此,乃見梵志捶訓稚童。時阿羅漢謂梵志曰:「何苦此兒?」梵志曰:「令學《聲明[1]論》,業不時進。」阿羅漢逌爾而笑。老梵志曰:「夫沙門者,慈悲為情,愍傷物類。仁今所笑,願聞其說。」阿羅漢曰:「談不容易,恐致深疑。汝頗[2]甞聞波爾尼仙製《聲明論》,垂訓於世乎?」婆羅門曰:「此邑之子,後進仰德,像設猶[3]在。」阿羅漢曰:「今汝此子,即是彼仙。猶以強識,翫習世典,唯談異論,不究真理。神智唐[4]捐,流轉未息,尚[5]乘餘善,為汝愛子。然則世典文[*]辭,徒疲功績;豈若如來聖教,福智冥滋?曩者南海之[6]濱有一枯樹,五百蝙蝠於中穴居。有諸商侶止此樹下,時屬風寒,人皆飢凍,聚積[7]樵蘇,蘊火其下,煙焰漸熾,枯樹遂燃。時商侶中有一賈[8]客,夜分已後,誦《阿毘達磨藏》。彼諸蝙蝠雖為火困,愛好法音,忍而不[9]去,於此命終。隨業受生,俱得人身,捨家修學,乘聞法聲,聰明利智,並證聖果,為世福田。近迦膩色迦王與脇尊者[10]招集五[11]百賢聖,於迦濕[12]彌羅國作《毘婆沙論》,斯並枯樹之中五百蝙蝠也。余雖不肖,是其一數。斯則優劣良異,飛伏懸殊。仁今愛子,可許出家;出家功德,言不能述。」時阿羅漢說此語已,示神通事,因忽不現。婆羅門深生敬[13]異,歎[14]善久之,具告隣里,遂放其子出家修學,因即迴信,崇重三寶,鄉人從化,於今彌篤。」(CBETA, T51, no. 2087, p. 881, c27-p. 882, a26)
[1]〔論〕-【宋】【元】【明】【乙】。[2]甞=當【宋】。[3]在=存【宋】【元】【明】。[4]捐=損【甲】。[5]乘=垂【甲】。[*46-3]辭=詞【明】*。[6]濱=瀕【明】。[7]樵=藍【甲】。[8]客=容【甲】。[9]去=出【宋】【元】【明】。[10]招=怊【甲】。[11]百=日【甲】。[12]〔彌〕-【乙】。[13]異=信【宋】【元】【明】。[14]善=羨【宋】【元】【明】。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hamus Chang 的頭像
    Shamus Chang

    佛法長興:快樂人生

    Shamus 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