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中說:「若愛眾生,不名煩惱。瞋捨眾生,名重煩惱。」(《菩薩善戒經》註1。)
這裡的「愛」是指什麼呢?
說到愛,讓我想到基督教的一首歌唱的:【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 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 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 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哥林多前書 13:4-7 RCUV)
基督教這裡面說的愛,也有十善的味道。若真的做到如此,也是很清淨善良的!也符合菩薩所說的四攝法。
當然一般我們佛教中若聽到「愛」這個字,會覺得不好,是染污的!是執著的!不論是父母對子女的愛,或夫妻男女之愛,都有執著的成分!
但 佛菩薩說的愛眾生,這個愛因為每個人修行的程度不同,清淨的程度也會有所不同。
譬如地上菩薩已經有離欲阿羅漢的證量,這時大菩薩對眾生的愛肯定是離欲的,多情無欲無悔。
彌勒菩薩在《瑜伽師地論》卷45中說:「菩薩於諸有情,悲心俱行顧戀不捨。」又說「菩薩顧戀有情為依止故,不捨生死。」(註2)
因此菩薩對眾生的愛,是一種顧戀,就是時時看護照顧著,就像《楞嚴經》中的〈大勢至念佛圓通章〉中說的:「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
菩薩要把眾生當成自己獨子一樣愛護,這裡的愛就是這樣的。
當然佛經上也說不要有「愛見大悲」,因為一切法都是虛妄的,若對眾生起了「愛見大悲」,應該要捨離,否則會很執著痛苦,如《維摩詰所說經》中所說的。(註3)
因此愛眾生不是要變成執著佔有,不是男女肉體之愛,地上菩薩若感應到眼前眾生是往昔的眷屬,那也是一種顧戀希望對方道業成長,地上菩薩已經有阿羅漢的離欲解脫證量,不會對眾生有男女之愛,不會想要執著佔有。入地大菩薩會「來者不拒,去者不追。」對方來跟他學法,他就教對方;對方要離開,大菩薩內心也不會難過,也無所謂!會讓對方自由離去。
當然三賢位的菩薩,假使修行程度還不夠清淨,難免會有很多貪愛執著,甚至可能違犯戒律,這也是正常的!若犯戒了就懺悔,犯輕戒就找一個受菩薩戒的人在佛前懺悔,犯重戒就找四個受菩薩戒的人在佛前懺悔,乃至日日懺悔直到見好相。菩薩每天都懺悔,這是很正常的事情!
經典中說菩薩犯戒勝過於外道不持戒而不犯戒,「有犯名菩薩,不犯名外道。」菩薩會犯戒都是正常的,常懺悔就好,要修到二地滿心才能圓滿持戒度。
《菩薩瓔珞本業經》卷2〈大眾受學品 7〉:「其受戒者,入諸佛界菩薩數中,超過三劫生死之苦,是故應受。有而犯者,勝無不犯,有犯名菩薩,無犯名外道。」(CBETA, T24, no. 1485, p. 1021, b13-16)
因此修行就是要讓自己越來越清淨,漸漸不會貪愛執著,而只是慈悲對待對方而已。
「慈悲喜捨」都具足,就是大菩薩對眾生的慈悲,大菩薩慈悲又解脫。
因此《菩薩善戒經》卷1〈序品 1〉中說:「瞋恚之心能捨眾生,貪愛之心能護眾生。若愛眾生,不名煩惱;瞋捨眾生,名重煩惱。」(CBETA, T30, no. 1582, p. 962, a17-19)
即使新學菩薩或沒學佛的眾生,也會因為愛眾生,而對眾生好,對眾生有「布施、愛語、利行、同事」等四攝法的身口意行,因為愛眾生也會犧牲奉獻,乃至犧牲性命!譬如一隻母雞為了保護小雞們不被老鷹吃掉,母雞也會奮力對抗老鷹,直到戰死為止。
因為母愛而偉大,女子本弱,為母則強。
當然 等覺大菩薩就是割肉餵鷹了,老鷹要吃鴿子,快成佛的等覺菩薩就兩個都救,割自己的肉去餵飽老鷹,也保護了鴿子。這就是快成佛的等覺大菩薩常常在做的布施。
愛眾生,譬如愛自己的家人,就會為家人犧牲奉獻,雖然有自私執著的成分,但也都是在攝受眾生,所以對菩薩來說,愛眾生不稱為煩惱,瞋恨心捨棄眾生才是大煩惱。
總之,真正的愛眾生是慈悲喜捨,顧戀有情但又不執著、不占有,解脫自在。或許這裡的愛,是顧戀+慈悲喜捨與解脫。
註1.《菩薩善戒經》卷1〈序品 1〉:「佛言:『優波離!若諸菩薩犯如恒河沙等貪,如是菩薩不名毀戒,若犯一瞋因緣毀戒,是名破戒。何以故?優波離!瞋恚之心能捨眾生,貪愛之心能護眾生。若愛眾生不名煩惱,瞋捨眾生名重煩惱。優波離!是故如來於經中說:「貪結難斷不名為重,瞋恚易斷名之為重。」優波離!難斷非重,菩薩常有易斷重者,乃至夢中尚不為之。優波離!愚癡菩薩無有方便怖畏犯愛,菩薩有智善知方便,怖畏犯瞋不畏犯愛。』」(CBETA, T30, no. 1582, p. 962, a15-24)
註2.《瑜伽師地論》卷45〈17菩提分品〉:「云何依內修證一切佛法六種方便善巧?一者菩薩於諸有情,悲心俱行顧戀不捨。二者菩薩於一切行,如實遍知。三者菩薩恒於無上正等菩提所有妙智,深心欣樂。四者菩薩顧戀有情為依止故,不捨生死。五者菩薩於一切行,如實遍知為依止故,輪轉生死而心不染。六者菩薩欣樂佛智為依止故,熾然精進。當知是名菩薩依內修證一切佛法六種方便善巧。」(CBETA, T30, no. 1579, p. 540, a13-21)
註3.《維摩詰所說經》卷2〈文殊師利問疾品 5〉:「彼有疾菩薩應復作是念:『如我此病,非真非有,眾生病亦非真非有。』作是觀時,於諸眾生若起愛見大悲,即應捨離。所以者何?菩薩斷除客塵煩惱而起大悲。愛見悲者,則於生死有疲厭心。若能離此,無有疲厭,在在所生,不為愛見之所覆也。」(CBETA, T14, no. 475, p. 545, a25-b2)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