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世的時候,有一隻獼猴見了 佛陀很歡喜並且供養蜂蜜,命終之後投生到大富婆羅門家當兒子,長大後跟隨 佛陀出家學道證得阿羅漢果的故事。
《賢愚經》卷12〈師質子摩頭羅世質品 47〉:【是時阿難白佛言:「世尊!摩頭羅瑟質,積何功德,出家未久,獲得應真,意有所須,隨意而得?」佛告阿難:「汝憶往日受師質請不?」答言:「憶之。」佛言:「阿難!於彼食還,至空澤中,時有獼猴從汝索鉢,盛蜜施佛,佛為受之,欣悅起舞,墮坑即死,汝復憶不?」答言:「憶之。」佛語阿難:「彼獼猴者,今摩頭羅瑟質是,由其見佛歡喜施蜜,得生彼家,姿貌端正,出家學道,速成無漏。」】(CBETA, T04, no. 202, p. 430, b4-13)
經典原文在後面,詳情請看本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當時國中有一位婆羅門名叫師質,居家大富,卻沒有兒子。他便到六師那裡詢問無子的原因,六師告訴他:「你的相上注定沒有孩子。」師質回到家裡,穿著垢 膩衣服,愁悶憂思不樂,心中暗想:「我沒有兒子,一旦我死了,家裡的所有財物就會被國王沒收。」想到這裡,愈發憂愁苦惱。
婆羅門的夫人與一位比丘尼互為朋友,正遇到比丘尼到她家來,見她的夫君憂愁憔悴,就問夫人:「你丈夫為何這般憔悴?」婆羅門夫人就告訴比丘尼:「因為家裡沒有兒子,便去詢問六師,六師察看夫君的相說命中注定沒有孩子。因為這個緣故,他整日憂愁不樂。」
比丘尼就對她說:「六師這類人不是一切智,怎能通曉人的善惡業的因緣?佛現在住世,通曉明白萬法,過去未來無所不知,你們可以前去請教佛,必定能完全了知。」比丘尼離去以後,夫人便對丈夫講了剛才聽到的話。
婆羅門聽後,心開意解,就穿上了嶄新的衣服,來到佛的精舍,禮 拜佛足,對佛說:「像我這樣的命相,會不會有孩子呢?」佛告訴他: 「你會有兒子,且具足福德,長大以後將會歡喜出家。」婆羅門聽後歡喜無量,於是就說:「只要能有兒子,他修道又有什麼可憂愁的?」因 此邀請佛和比丘僧眾。明日到他家受供,佛默然答應了。
次日到了齋食的時間,佛和僧眾就前往師質家。大家坐定以後,師質夫婦同心協力,恭敬地供奉飲食。僧眾用齋後,佛和比丘們就告辭還歸精舍。路上經過一片草澤,中間有一眼泉水,清澈甘美,就停留休息。比丘們便紛紛去洗缽,這時有一隻獼猴過來向阿難要他的缽,阿難擔心它會把缽盂弄破,就不想給它。
佛告訴阿難:「快給它,不要擔心。」阿難聽從教言就給了它,獼猴得了缽,拿到蜂巢所在的樹上,盛滿了蜂蜜來獻給佛。佛對它說: 「去除裡面不乾淨的東西!」獼猴立刻把蜜中的蜂蟲揀出,使蜂蜜非常 潔淨。佛又告訴它:「加上水調和!」獼猴按著佛的話在蜜中加水,調和好後,再次獻給佛。佛接受後便分給比丘們,大家全部飲用了。
獼猴非常高興,跳躍起舞,結果掉進一個大坑裡,當即命終,神識便投胎到師質家中。於是師質夫人感到有了身孕,孕期滿時便生下一個 男孩,相貌端正,世間少有。這孩子出生時家裡的器皿自然盛滿了蜂蜜,師質夫婦喜出望外,邀請許多相師為他察看吉凶。
相師們觀察後,對婆羅門夫婦說:「這孩子很有福德,非常好,無與倫比。」以此便給他起名叫摩頭羅瑟質(漢語:蜜勝),是因他出生 那天有蜂蜜充盈的瑞兆,所以取了此名。孩子長大後,懇求父母讓他出 家,父母愛惜不捨,不肯讓他去。
孩子就再三地對父母說:「如果你們一定要阻攔我,不順從我的意 願,我就選擇自殺,無論如何我不能留在俗世。」父母商量說:「過去世尊已經授記他會出家,現在如果勉強把他留下,說不定他真會死去, 就答應他吧。」商議停當,就對兒子說:「就按你的意願去做吧!」
兒子歡欣鼓舞,就前去佛的精舍,以頭頂禮,請求出家,佛對他說 道:「善來比丘!」於是他鬚髮自行脫落,法衣披身,便成為比丘。佛 於是為他演說苦集滅道四諦種種微妙法義,比丘心開意解,煩惱斷盡, 證阿羅漢果。他每次和其他比丘一起到世間教化眾生,如果感到口渴難耐時,就把缽拋到空中,缽中自然就會充滿蜂蜜。大家一起飲用,都得到滿足。
於是阿難對佛說:「世尊,摩頭羅瑟質以前積下什麼功德,出家修行不久就獲得了阿羅漢果,想要什麼都能隨意而得?」佛對阿難說: 「你還記得那次師質婆羅門請我們受齋的事嗎?」回答說:「記得。」 佛說:「阿難,在師質家用齋回來,途經一片空曠的草澤。當時有一隻 獼猴向你要缽後,盛來蜂蜜供佛。佛接受了,它就欣悅起舞,結果掉進 了深坑摔死,你還記得嗎?」回答說:「記得。」
佛就對阿難說:「那只獼猴就是現在的摩頭羅瑟質,因為它見佛歡 喜,供養蜂蜜,所以得以投生到師質家,相貌莊嚴,出家修道,並迅速成就了無漏果。」阿難長跪,又對佛說道:「他又以什麼因緣投生在獼 猴中呢?」
佛告訴阿難:「過去迦葉佛在世時,有一個年輕的比丘,看見一位出家人跳過一個水渠,便說道:『那沙門輕快得簡直像獼猴一樣。』那位出家人聽了這話,就問他:『你認得我嗎?』回答說:『認識,你是迦葉佛時的修行人,怎麼會不認識呢?』那位出家人又說:『你不要稱呼我為假名沙門,沙門的每個果位我都得到了。』年輕比丘一聽,嚇得毛骨悚然,急忙五體投地跪拜,請上座憐憫,接受我的懺悔。
因為他懺悔的緣故,沒有墮入地獄;由於他對羅漢說惡語,致使五百世中一直作獼猴;又因為他當時出家嚴持禁戒,所以現在能夠遇上我,以法雨沐浴相續清淨,滅盡諸苦。」佛告訴阿難:「當時那年輕的比丘,就是現在的摩頭羅瑟質。」
阿難等大眾聽佛說法,悲喜交加,都這樣說道:「身口意業不可不小心防護。這個比丘因為不能善護口業,竟得了這樣的報應。」佛對阿難說:「正如你說的那樣。」因此就為四眾弟子宣說種種佛法,清淨身口意,除淨心垢,各自都證得道相。有的證得須陀洹、斯陀含、阿那 含、阿羅漢果,有的發無上正真道意,或有住於不退轉地的,大眾聞 法,皆生歡喜,恭敬地奉行。
白話《賢愚因緣經》
元魏沙門慧覺譯 釋圓照白話解
===================================================================================================
《賢愚經》卷12〈師質子摩頭羅世質品 47〉:【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國中,有一婆羅門,字曰師質,居家大富,無有子息,詣六師所,問其因緣。六師答言:「汝相無兒。」爾時師質便還歸家,著垢膩衣,愁思不樂,而自念言:「我無子息,一旦命終,居家財物,當入國王。」思惟是已,益增愁惱。婆羅門婦,與一比丘尼共為知識。時比丘尼,值到其舍,見其夫主,憂愁燋悴,便問之言:「汝夫何故,愁悴如是?」婆羅門婦,即答之曰:「家無子姓,往問六師,六師占相云當無兒。以是之故,愁憂不樂。」時比丘尼,復語之言:「六師之徒,非一切智,何能知人業行因緣?如來在世,明達諸法,過去未來,無所障礙,可往問之,必足了知。」比丘尼去後,婦便白夫如向所聞。時夫聞已,心便開悟,更著新衣,往詣佛所,稽首佛足,而白佛言:「我之相命,當有兒不?」世尊告曰:「汝當有兒,福德具足,生長已大當樂出家。」婆羅門聞歡喜無量,而作是言:「但使有兒,學道何苦?」時因請佛及比丘僧,明日舍食,是時世尊默然許之。
明日時到,佛與眾僧,往詣其家,眾坐已定,婆羅門夫婦齊心同志,敬奉飲食。眾會食竟,佛及眾僧,還歸所止,路由一澤,中有泉水,甚為清美,佛與比丘僧,便住休息。諸比丘眾,各各洗鉢,有一獼猴,來從阿難,求索其鉢,阿難恐破,不欲與之。佛告阿難:「速與勿憂。」奉教便與。獼猴得鉢,持至蜜樹,盛滿鉢來,奉上世尊。世尊告曰:「去中不淨。」獼猴即時,拾去蜂蟲,極令潔淨。佛便告言:「以水和之。」如語著水,和調已竟,奉授世尊。世尊受已,分布與僧,咸共飲之,皆悉周遍。獼猴歡喜,騰躍起舞,墮大坑中,即便命終,魂識受胎於師質家。時師質婦,便覺有娠,日月已足,生一男兒,面首端正,世之少雙。當生之時,家內器物,自然滿蜜,師質夫婦,喜不自勝。請諸相師,占其吉凶。相師占訖,而告之言:「此兒有德,甚善無比。」因為作字,字摩頭羅瑟質,晉言蜜勝,以其初生之日蜜為瑞應,故因名焉。兒年已大,求索出家,父母戀惜不肯放之,兒復慇懃白其父母:「若必違遮不從我願,當取命終,不能處俗。」父母議言:「昔日世尊,已豫記之,云當出家。今若固留,或能取死,就當聽之。」共議已決,而告兒言:「隨汝所志。」兒大欣踊往到佛所,稽首作禮求索出家,世尊告言:「善來比丘!」鬚髮自墮,法衣在身,便成沙門,因為廣說四諦妙法種種諸理,心開結盡,得阿羅漢。每與諸比丘,人間遊化,若渴乏時,擲鉢空中,自然滿蜜,眾人共飲,咸蒙充足。
是時阿難白佛言:「世尊!摩頭羅瑟質,積何功德,出家未久,獲得應真,意有所須,隨意而得?」佛告阿難:「汝憶往日受師質請不?」答言:「憶之。」佛言:「阿難!於彼食還,至空澤中,時有獼猴從汝索鉢,盛蜜施佛,佛為受之,欣悅起舞,墮坑即死,汝復憶不?」答言:「憶之。」佛語阿難:「彼獼猴者,今摩頭羅瑟質是,由其見佛歡喜施蜜,得生彼家,姿貌端正,出家學道,速成無漏。」
阿難長跪,重白佛言:「復有何緣,生獼猴中?」
佛告阿難:「乃往過去,迦葉佛時,有年少比丘,見他沙門跳渡渠水而作是言:『彼人飄疾熟似獼猴。』彼時沙門聞是語已,便問之曰:『汝識我不?』答言:『識汝。汝是迦葉佛時沙門,何以不識也?』時彼沙門,復語之言:『汝莫呼我假名沙門,沙門諸果,我悉備辦。』年少聞已,毛衣皆竪,五體投地,求哀懺悔,由悔過故,不墮地獄;形呰羅漢,故致五百世中恒作獼猴。由前出家持禁戒故,今得見我,沐浴清化,得盡諸苦。」佛告阿難:「爾時年少比丘,今摩頭羅瑟質是。」
爾時阿難及諸大眾,聞佛所說,悲喜交懷,咸作是語:「身口意業,不可不護,緣是比丘不能護口,獲報如是。」
佛告阿難:「如汝所言。」因為四眾,廣說諸法,淨身口意,心垢除淨,各得道迹,有得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有發無上正真道意,或有住於不退地者。眾會聞法,咸共歡喜,頂戴奉行。」(CBETA, T04, no. 202, p. 429, c13-p. 430, c3)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