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04)我們修行要常常產生正面能量,如果別人長期給我們負面能量,這樣的人最好盡量遠離,因為只在消耗,會讓彼此往下沉淪!

要自己產生正面能量必須每天早起拜佛,因為拜佛修定能產生正面能量,譬如醫學上說的腦內啡或血清素、多巴胺之類的,每天運動也是可以增加這些,還有飲食營養均衡,睡眠充足等,這些都具足也可以增加許多正面能量!

要提升正面能量,也包含自己內心要斷除貪瞋癡慢疑等煩惱負面能量,要多修福德,每天拜佛前也要懺悔發願迴向,懺悔讓惡業減輕消除,發願求佛讓自己堅定往佛道邁進,迴向自己道業增上、廣度眾生、早成佛道。

別人若給予我們負面能量時,就不要接受,定力修得好的話就會有防護罩,等於對方很兇或酸言酸語或一哭二鬧三上吊時,有定力與智慧就能面對,就譬如耳邊風一樣過去,就譬如一堆飛彈去攻擊無敵的太空戰艦,飛彈都爆炸了但無損太空戰艦,因為有防護罩;又譬如船過水無痕一樣沒事,一顆大石頭砸向大海,頂多激起浪花,海水也完全沒有損失,終究回歸平靜。因此就這樣「百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但這也需要定力。

當然每個人都會有往昔的創傷,可能小時候或往世的創傷,要能擁抱自己安慰自己,理解與接納!心理學大師羅傑斯說: 「愛是深深的理解與接納。」 基於深深的理解和接納,才是高品質的愛。

這有點類似佛法中說的慈悲與智慧,我們對眾生能夠深深的理解,那就是智慧;能夠接納對方的一切不圓滿,那也是慈悲。度眾生前也要先度自己,先能理解自己與接納自己,這樣才能讓自己的創傷撫平,才能自利利他。

在累積福德修六度萬行的過程中,自己的煩惱也會越來越消除,也直接間接幫助眾生斷除了許多煩惱,就這樣「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繼續往佛道邁進。

有一部影片提到有一個四五十歲的中年男子曾經失去了女兒,因為這樣的創傷導致夫妻長期關係不好,有一次他去外找到一位年輕應召女郎,讓他想起了已死去的女兒,他給了錢只跟對方純聊天,開始把對方當成女兒照顧,這年輕女子從小也沒父母關愛,後來妻子也加入關心,就這樣夫妻與小女生雙方成為莫逆之交。

有時候我們幫助眾生好像是我們在布施,其實也是眾生在幫助我們!

另一個故事是有一位將軍在兵荒馬亂中,看到橫屍遍野的地上有一位小寶寶沒照顧,他心生慈悲就把小寶寶帶回家養,逐漸擁有天倫之樂,他也因此想起戰爭造成許多家庭離散,因此決心放下寶刀不再當武將而開始行醫!究竟是他救了小寶寶一命,還是小寶寶救了他?

有可能是 佛菩薩安排了這個因緣?讓小寶寶與這位武將相遇,讓他升起仁愛之心,雙方都拯救了對方。

當我們愛護眾生的時候,也許是我們需要付出才能得到力量,就像那位中年男子在照顧年輕小女生時時,也同時安撫了自己失去女兒的傷痛。

當我們在布施行善的時候,也能漸漸斷除煩惱,慈悲喜捨的同時表面上在利益眾生,其實也是在利益我們自己;救護眾生的當下,其實被拯救的也是我們自己,就這樣自利利他,一起往佛道邁進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amus 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