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2009.3.7

改版2012.3.17
引用自《正覺電子報》第七十三期佛典故事
全文下載網址:
http://books.enlighten.org.tw/data/book/cover/20111026102033f.pdf


七種施因緣 1
《雜寶藏經》卷第6:
佛說有七種施,不損財物獲大果報:

一名眼施:常以好眼視父母、師長、沙門、婆羅門,不以惡眼,名為眼施。捨身受身,得清淨眼;未來成佛,得天眼、佛眼,是名第一果報。

二名和顏悅色施:於父母、師長、沙門、婆羅門不顰蹙惡色。捨身受身,得端正色;未來成佛,得真金色,是名第二果報。

三名言辭施:於父母、師長、沙門、婆羅門出柔軟語,非麤惡言。捨身受身,得言語辯了;所可言說,為人信受;未來成佛,得四辯才 2,是名第三果報。

四名身施:於父母、師長、沙門、婆羅門起迎禮拜,是名身施。捨身受身,得端正 3 身、長大之身、人所敬身;未來成佛,身如尼拘陀樹、無見頂者,是名第四果報。

五名心施:雖以上事供養,心不和善,不名為施;善心和善,深生供養,是名心施。捨身受身,得明了心、不癡狂心;未來成佛,得一切種智心,是名心施,第五果報。

六名床座施:若見父母、師長、沙門、婆羅門,為敷床座令坐,乃至自以已所自坐,請使令坐。捨身受身,常得尊貴七寶床座;未來成佛,得師子法座,是名第六果報。

七名房舍施:前父母、師長、沙門、婆羅門,使屋舍之中得行來坐臥,即名房舍施。捨身受身,得自然宮殿 4、舍宅;未來成佛,得諸禪屋宅 5,是名第七果報。

是名七施,雖不損財物獲大果報。

語譯如下:
        佛說有七種的布施是不必損失財物,卻可以獲得廣大的異熟果報。
        第一種布施是眼施:常常以柔和恭敬底好眼光來觀視父母、師長,以及出家、在家的修行人,而不是以輕慢鄙視底惡眼來觀視他們,這樣的布施就名為眼施。捨壽後再受身時,會得清淨眼;未來成佛即得天眼與佛眼,是名第一種布施的果報。
        第二種布施是和顏悅色施:對於父母、師長、出家修行人與在家修行人,不是皺眉嫌惡的表情面貌,而是常面帶笑容。這樣布施的人,當他捨壽後,未來世受身時是容貌端正;並且未來成佛時,能得真金色光,是名第二種布施的果報。
        第三種布施是言辭施:對於父母、師長、出家修行人與在家修行人,凡有所言說皆是溫言軟語,不口出暴厲惡言。這樣布施的人,他捨壽以後,未來世受身時,他是言辭善辯而了達;凡是他所言說的話語,眾人普皆信受;未來成佛更得四種無礙的辯才,是名第三種布施的果報。
        第四種布施是身施:對於父母、師長、出家修行人與在家修行人相會時,必定起身迎接,並且禮拜問訊,是名身施。這樣布施的人,他捨壽之後,於未來世受身時,即得身材高大且相貌端正之身量,並且是人人看見皆恭敬歡喜之色身;未來成佛時身量如尼拘陀樹,無見頂者,是名第四種布施的果報。
        第五種布施是心施:雖然以如上所說的布施來供養敬田 6,但若心不和善,就不能稱為真正的布施;應該以發自深切的至誠、至善之心來行供養,如此才是心施。這樣布施的人,他捨壽以後,於未來世受身時,會得智慧明了心、不愚癡狂亂心;未來成佛時得一切種智心,如是名為心施,這是第五種布施的果報。
        第六種布施是床座施:若看見父母、師長、出家修行人與在家修行人,能夠親手安置座椅,讓他們可以安隱得坐,乃至將自己已坐的座椅恭敬地讓給這些福田坐。這樣布施的人,於他捨壽後,在未來世受身時,會常常得到尊貴的七寶床座;而且未來成佛時得師子法座,如是名為第六種布施的果報。
        第七種布施是房舍施:對於前面所說的父母、師長、出家修行人與在家修行人,使他們於自己的房屋宅舍之中,可以順暢的行來坐臥,即名房舍施。這樣布施的人,他於捨壽之後,未來世受身時,可得自然宮殿、舍宅的果報受用;未來成佛時得諸種禪定及無量三昧功德屋宅,如是名為第七種布施的果報。
       以上這七種布施的方式,雖然不必損失財物,卻可以獲得廣大的異熟果報,何樂而不為。



1《雜寶藏經》卷6(76 經) (CBETA, T04, no. 203, p. 479, a13-b10)

2 四辯才,亦名四無礙辯、四無礙解,就是法無礙、義無礙、辭無礙、樂說無礙。平實導師在各書中都有詳細開示,例如《維摩詰經講記》第一輯,頁101~102,平實導師開示:【辯積菩薩是由四無礙辯的累積而立名,四無礙辯當然要從法無礙開始,因為了知種種的法,前面他已經把種種法的相貌去加以實證,證實了、領受過了,所以得法無礙。法無礙之後,經由領受產生了義無礙,每一種法的相貌都能夠瞭解,所以有了義無礙。每一種法的相貌都能夠瞭解,而有能力為眾生說明,所以有了義無礙。義無礙加上修習聲明,也有因明的修證,加以原有的內明,所以他就能夠用種種的語言音聲及辯才,為眾生說明一切諸法,所以就有了詞無礙來配合,於是產生了樂說無礙的功德。因為有這四種無礙,所以他叫作辯積菩薩;這四種無礙,是從見道之後就不斷修學,到初地以後開始發起四無礙辯的功德,但是到九地滿心才滿足了四無礙辯,這要經過將近二大阿僧祇劫以上的修集,四無礙辯才能成就,所以叫作辯積菩薩。】平實導師於《起信論講記》第二輯,頁299~304,亦有開示更詳細的法要,歡迎讀者至各大實體書局或網路書局請購。

3 大正藏作「端政」,今依中國版本使用「端正」。

4 諸佛菩薩所得自然宮殿乃是無量無邊的廣大,平實導師開示過:【從十方諸佛世界來的九地以下菩薩,各個都得到幾萬以上的三昧,都可以增益他們自己。被十方諸佛灌頂後的十地菩薩,因為這個緣故,所以又現起了大寶蓮花宮殿,那個大寶蓮花宮殿,無量的廣大,據說我們的婆娑世界也只是大寶蓮花宮殿中的一個小點而已,我們無法想像那是什麼境界。】《起信論講記》第二輯,正智出版社,頁308~309。

5《央掘魔羅經》卷2:【三昧樂為妻,真諦法為子,慈悲心為女,以空為舍宅。】(CBETA, T02, no. 120, p. 531, a16-17)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5〈無垢性品第4〉:【阿蘭若處是三昧室,能得百千大三昧故。……清淨如空以為舍宅,心無障礙得大智故。】
(CBETA, T03, no. 159, p. 315, b11-13)
《漸備一切智德經》卷5〈金剛藏問菩薩住品第10〉:【菩薩如是住興光地,為眾屋室,處在於世,禪定脫門三昧正受,則而無限,能問一切定意之宜。其嫉妬山清淨寶城,是為五神通之屋宅也,無限仙人所殿居耳,若干品山。】(CBETA, T10, no. 285, p. 494, a3-7)
《大般涅槃經》卷27〈師子吼菩薩品第11〉:【善男子!如來正覺智慧牙爪,四如意足,六波羅蜜滿足之身,十力雄猛,大悲為尾,安住四禪清淨窟宅。】(CBETA, T12, no. 374, p. 522, c10-12)

6 《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卷4〈布施波羅蜜多品第5〉:【復次,慈氏!有二種田。云何為二?一者、悲田,謂諸孤露貧窮困苦;二者、敬田,謂佛法僧、父母、師長。於悲田所,不應輕賤言無福田;於敬田所,不應求報。以大悲心,無所分別等施一切,名真施也。】(CBETA, T08,no. 261, p. 884, c17-2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hamus Chang 的頭像
    Shamus Chang

    佛法長興:快樂人生

    Shamus 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