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心為戒—四攝六和之身慈口慈 (enlighten.org.tw)
由 正珍老師開示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繼續收看正覺教團所推出電視弘法節目:「三乘菩提之法與次法」——攝心為戒。這集我們繼續略述「四攝六和的莊嚴」(二)。
我們在上一集已經講到四攝法的第一法是布施。布施包括了財施、法施、無畏施,而在這個當中,所有的布施最重要的就是法施。因為,正確的法義教授給正信的佛弟子,讓正信的佛弟子能夠得到解脫,讓正信的佛弟子不再受三界愛染的繫縛,這是 佛陀度眾的本懷;由於不再受繫縛,才能夠繼續往下走,來證得大乘佛菩提,乃至於成就佛道。不論是解脫三界繫縛,不論是成就佛道,它的目的還是只有一個——為了攝護有情。而我們在面對一切的眼前人時,我們要去攝護他,我們要很注意一件事情,就是我們的語言、我們的態度,所以四攝法第二個就是「愛語」,如果沒有愛語的話,所有的布施都將會產生反效果。
我記得我有看過一個故事,那個故事是說:一個天主教的神父,他看到一個酒鬼臥在街上非常的可憐,喝得醉醺醺的,於是就把那個酒鬼帶到教堂裡面去,給他換上乾淨的衣服,給他非常好的食物,讓他能夠好好地睡覺,讓他有舒服的生活;可是,這位神父因為非常地希望他能夠改邪歸正,所以每天就會叨唸他:你不要再喝酒啦!你看看你習慣如何、如何……。結果,沒有想到這一個酒鬼因為被唸得受不了了,後來竟然拿刀把這位神父給殺了。
也因此看到這樣的例子,我們要知道每一個眾生,他都生活在我執、我所當中,所以這個愛語的部分真的要很有智慧,要看他目前的狀態是可以跟他說什麼話。因此,如果說得理不饒人,那反而會產生很嚴重的反效果。所以菩薩跟眾生在交談、在相處的時候,要和顏悅色,不要抬著下巴、冷著臉,說話的語音要慈愛、要柔軟。我們跟眾生面對面交談時,或者在網路上跟別人對話作佛法布施的時候,都要把握住四攝法當中的「愛語」,隨時注意自己的口氣要好、要委婉、要柔軟、要親切,這樣才可以跟眾生廣結善緣,而且這樣也是迅速地攝受佛土,又不必多花本錢的好方法。
而當眾生正為法務繁忙的時候,佛門個個都是做事的人,沒有作官的,事雖有分工,但更要能夠相互協作支援,不要把執事變成了我所而堅執;也不要對別人的工作冷眼旁觀,能幫忙搭把手就幫忙,該求助就求助,護法事業是要能夠和合協作才能無礙,所以我們要能夠與眾生共行,這就是「同事」。
再來,就是所做的事情都是利益眾生的行為,並且能夠和眾生共同為佛教正法的永續流傳而做事,對眾生有利就叫作「利行」。這些利行等事都不是為了利益自己,而是利益現在的佛教,也是利益未來世所有的佛門學人;但是做這些事情的時候,不必單獨由自己做,可以和眾生共事一起做,所以利行之事也可以「同事」。這就是以這四種方法來攝受眾生,這就是四攝法,以上是四攝法的簡說。
而我們在講六和敬的時候,其實跟這四攝法是可以相通的。接下來,我們來略談一下六和敬的開發。「僧」的意思就是和合的意思。和合有兩種:一種是理和,一種是事和。「理和」就是依我們的涅槃如來藏,大家共同來修學,希望大家都能夠證得這本來自性清淨的涅槃法。第二個「事和」,事和就有六項,就是六和敬。《菩薩瓔珞本業經》卷1:【所謂六和敬:三業、同戒、同見、同行。】因此菩薩在教化眾生的時候,因為生生世世都要來到世間,所以跟眾生不會只有一世的相處,如果不和合愛敬,那麼大家沒有辦法好好地相處,那麼自他都不能夠成就般若。所以,不論是對於自己的根本傳承上師,或者是有智同梵行的人,或者有緣眾生,都應該要成就這六種無違諍法。
既然我們說是六種無違諍法,那就一定有六種違諍法,也因此六和敬其實就是在對治六種違諍法;這六種違諍法,不論是家庭,不論是工作單位或者修行團體,都會遇到這六種事。第一個就是大家在相處的時候,遇到「展轉相違,作不如意」,這個意思就是說:本來大家是同行共事,可是就是有人會看不慣,或者就是有人要搗蛋,或者就是有人要阻礙成功,所以這裡面包含了忿恨的心;也因此依於這個忿恨的心,看不慣人家比我們好,所以就要去破壞人家的成就,這樣子就叫作「展轉相違,作不如意」。
第二個在團體當中也會有一個現象,在家庭中、在工作單位也會有,就是「覆藏諸惡」。這個「覆藏諸惡」就是對自己所犯的過失把它隱藏起來,不讓人家知道。也許有些事情,我們表面上看起來我們把它覆藏起來,人家不知道沒有關係;但是,要非常謹慎一件事情,我們的業報都是如影隨形。如何沒有影子呢?就是行得正、坐得正;因此,只有日正當中的時候,是沒有偏斜的影子,否則的話一定都會有影子偏斜出去。所以,不論你心裡面想要如何地覆藏,可是如果身心不正,我們的第八識如來藏都會幫我們收拾著這樣的一個業種,因緣際會的時候又會還報給我們。
第三類就是「於等類中剩受利養,執為己有」,這個意思就是一種嫉妒慳貪。例如說,在僧團當中有共有的財物,自己就偏偏的剋扣下來自己用,留在身邊,把僧團裡面的財物當成是自己的。我們瞭解一件事情,每個人其實都會有一分的貪念,可是這個東西如果是大家共有的,而我們把它剋扣下來據為己有,其實這樣子就是一種盜的行為。如果在家中,可能會讓親人產生非常不愉快的感受;如果是在公司去剋扣不該有的資財,那樣子可能會吃上官司;但是,如果在僧團當中犯了這樣的過失,那是嚴重地違反戒律,如果再加上覆藏的話,這樣的業報,到未來不可愛的異熟果報相隨,想要去懺悔、想要去悔改都來不及。
第四個是「於衣服等,更相欺誑」。這個欺誑就是去騙人,或者是去說不真實的、誇大的語言。這個誑諂所行,就是用不正當的方法來獲得財物,那麼不論是在家中或者是在團體中,有人問的時候,就不把它說清楚,說這個東西是哪來的,而假託是其他的事情,這個就是「於衣服等來欺誑」。
第五個就是「違越學處」。這個「學處」其實就是戒律、就是規矩,或者是說在見解上產生了邪見,於非法當中妄計法想,然後在種種與正法不相關的邪行當中,產生了錯誤的說詞,說沒有布施、說沒有天、說沒有愛樂等等,這個部分就是違越了學處。
第六個就是「於法、於義產生了顛倒執」。產生了顛倒執,也就是常樂我淨──非常計常,常計非常;樂計非樂,非樂計樂;我計非我,非我計我;淨計不淨,不淨計淨。而或者是說,在這一個法義當中顛倒亂說,把不是涅槃法說成涅槃法,而又不願意服從教導。
我們來看這六種事情,這六種事情不論是你有沒有學佛,你都會遇到這六類的事情。我們以第一個來說,你會不會遇到有人要故意跟你搗蛋呢?你會不會有人常常會扯你的後腿呢?或者以第二個來說,你做錯了事,是不是不願意好好地懺悔,或者會跟人家道歉?以第三個來說,你是不是把不該屬於自己的東西而放到自己的口袋呢?第四個來說,你為了一些名聞利養而做出欺騙、做出種種的虛偽之言詞呢?第五個,你會不會違越你本來守持的規矩、戒學?或者是說,在家裡不守家裡的倫理規矩、恣意而為?在公司裡面也不守公司的軌則,在僧團裡面也不守僧團的軌則?或者是說在法義當中,你產生了錯誤顛倒的見解,可是人家勸你,你卻還是非常堅持著自己的顛倒見解,而不願意去跟人家溝通呢?
也正是因為有這六種的錯誤,所以 佛陀開示要有六和敬。而這六和敬當中,「慈心」所發的身語意業,它能夠斷掉「展轉相違,作不如意」以及「覆藏諸惡」的過失;「同受利養」能夠斷掉「於等類中剩受利養,執為己有」、「於衣服等,更相欺誑」的過失;「同趣尸羅」,也就是對於戒一起好好地修學,能夠斷掉第五個「違越學處」的過失;「同趣正見」就是能夠斷掉第六個「於法、於義的顛倒執著」。所以,六和敬就是菩薩處於眾生當中應該有的生活態度——身慈、口慈、意慈、同行、同戒、同見。
我們在行六和敬的時候,對於眾生的這一個部分,我們來看一下,有著世間的六和敬,也有出世間的六和敬。我們如果在世間法當中,好好地以六和敬來守護自己的身口意,那麼不論是在家中,不論是在工作單位,都能夠少掉許多的煩惱。我們現在以六和敬一個一個來跟大家說明。
六和敬第一個就是「身慈和敬共住」,如果在家中,就是大家能夠在生活當中,好好地照顧關愛。以身慈來說,我們既然是共同生活在一起,同住在一起,我們就知道在這一個空間當中不是只有我們自己,因此不要為了自己的方便而妨礙了別人。舉例來說,如果我們住在宿舍裡,人家要睡覺了,而我們卻在那邊開著各種的有聲音的產品不管他人,或者人家要讀書,我們卻在那邊乒乒乓乓的,那這樣子就沒有辦法共住。或者我們說,我們在工作單位當中,人家正在精心地規劃一個案件,你就在那邊走來走去,去吵人家,那這樣也是沒有辦法共住。在僧團裡面更加是如此,因為在僧團裡面,很麻煩的事情,就是如果我們不斷地去騷擾別人的清修,人家心裡面起了煩惱,可是卻沒有辦法避開,因為早上也要看到你,中午也要看到你,晚上也要看到你,連睡覺都還要看到你,這樣子給人家的身心上面是起了很大的折磨。所以,如果說我們心裡面有一分慈憫眾生的心,在和敬的一個心態當中(和就是對別人,敬就是自我要求)自我要求能夠對一切人起恭敬心,而跟別人能夠和合共處,這樣子才能夠共住。
在身業當中,我們跟人家一起的共同有兩種,就是我們能夠一起來離開種種的過失。我們知道以身業來說,就是要能夠離開殺、盜、邪淫這些事情,這是身業的造作。如果在身業當中,我們能夠好好地守持不去造作重業,又能夠好好地護念眾生,而這個護念眾生,包括了家中的老老少少,工作單位的每一個同事,乃至於僧團裡面從大和尚一直到新進的信眾,我們都應該以這一種身慈的和合來跟人家相處。另外一個就是在善法當中,也要能夠和合、能夠相處;也就是說,大家一起在修行的時候,我們就跟大家一起來修行,大家一起出坡的時候,我們就跟大家一起出坡,不要有太多屬於個人的這一種特異行為。
我們要能夠時時地檢視自己有沒有產生護愛眾生的心,尊重而且能夠讓跟我們接觸的人都能夠處在一種歡喜,沒有各種違逆感、沒有各種諍執,而且大家的心性是同樣的方向。我們要時時地檢視自己,我們有沒有好好地護念眾生、尊重眾生,我們有沒有好好地讓眾生安止在法喜當中;而一個修學如果有深遠的菩薩,他甚至能夠起平等的大悲心來修他的身心,當他跟眾生在一起的時候,只會想著怎麼樣地安樂利益眾生,而不會讓眾生有著乖諍之想。所以,也因為這樣,菩薩於攝受眾生,不會進入三界愛染無明,讓自己起煩惱、眾生起煩惱;而且菩薩更知道,一切眾生都有佛性,未來必得究竟之果,所以對一切眾生都敬之如佛,這就是「身慈和敬」。關於身慈和敬就說到這裡。
阿彌陀佛!
留言列表